相隔17年,在沾河防疫站工作了30年的陶永海,又一次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挺身挡在了沾河人民身前,与所有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同志们,组成了保护百姓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后面是林区百姓,不能有半点疏忽!”陶永海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17年前,抗击“非典”时,陶永海就担任发烧病人测温和居家消毒工作,可以说对疫情防控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又值守在最重要、人流量最大,也是最危险的火车站,对进出站的所有乘客进行体温监测。沾河防疫站一共只有六名工作人员,且有两人被紧急调去支援局门监测点。剩下四人,从大年初二开始,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在火车站值班。他们要对旅客进行测温、登记,在下一趟火车进站的间隔期间,还要整理登记资料。由于登记的旅客信息较多,还要反复核对,并没有太多时间休息。等到半夜那趟火车过去之后,他们整理完记录就快两点钟了,而早上六点还有一趟火车,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会碰到旅客的不理解,有的旅客会很不耐烦,甚至不配合。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返乡的旅客达到高峰,候车室挤满了人,队伍排到了站台上。由于长时间的排队,旅客情绪比较烦躁,有的甚至出现过激的言语。监测人员只能耐心解释,极力说服乘客。“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委屈,但我们要有耐心,好在大多数旅客都是能理解的。”陶永海说。由于疫情的关系,火车站会劝返一些敏感地区的旅客,而且不能出站,只能等下一趟火车返回,这期间要等五个多小时。工作之余,监测人员会陪旅客聊天,提供食物,解释原因,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大年三十前后几天,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也是疫情防控最忙的时候。持续高强度的工作,陶永海他们都已经疲惫不堪,没有旅客的时候,靠在墙上都能睡着。此次在火车站值班,陶永海还亲自为回家过年的儿子测量了体温。他的儿子在北京工作,一年只有春节能回家待几天。这是这个春节,父子俩仅有的四次见面中的一次,再有一次,是在儿子走的时候。“这次儿子回来,我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给他做过。”说到这里,陶永海的声音有些颤抖。陶永海的妻子患有心脏病、肾病和高血压,常年吃药,身体十分虚弱。防疫,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因为工作原因,陶永海不敢回家,工作忙完了就和妻子、儿子视频聊天,报个平安。投身一线,阻击疫情。如今,陶永海和同事们仍然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不能与家人见面。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也会想家、想爸妈、想儿女,也会害怕病毒,也会累,受委屈也会难过,但疫情面前,他们选择迎难而上,抛却生死,挡在百姓前面,只为保百姓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