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沾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官方网站!

“火车侠”的故土情

    在森铁片区,偶遇了回乡避暑的孟凡军。眼前的他,中等身材,花白头发,脸上刻着几许沧桑。听说,当年他曾化身“火车侠”,确保了一车200多人的安全。

    1955年出生的孟凡军,原是一名“外乡人”,13岁时,随父亲从方正迁到了沾河局,在这里上学、成长;1976年,他在森铁管理处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内燃机务段,成为了一名司机助手;两年后,他考取了内燃机车司机资格,开过运材车,也开过客运列车。

    1979年7月的一天夜里,下着暴雨,孟凡军驾驶下行251次不定点客运列车,从沾河局址向北营林场行驶。当时山上交通不发达,人们主要靠铁路出行,虽然是不定点,但5节客车车厢里都坐满了人,1节行李车厢也装满了物品。凌晨2点多时,车行驶到18公里处,即将通过一座桥。夜色弥漫,暴雨倾盆,能见度非常低,看不清状况,当他发现桥两头的路基已经被暴雨冲坏时,停车已经来不及了。桥,是悬空的桥;车,却不是会飞的车。怎么办?车上200多位旅客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在安然小憩。他稳了稳心神,立刻采取紧急措施,调整机车运行速度。车如蛇行,扭摆着冲过了险段。到了安全地带,停稳了车,被惊醒的旅客们纷纷下车探查,有人用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棍插到桥下水中,竟然没到底,众人皆惊出了一身冷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支援祖国建设,林区的采伐任务繁重。木材生产期间,孟凡军负责运送木材,他的工作任务也很重。“从沾河局址到乌斯孟林场单程153公里,来回就差不多是从沾河到哈尔滨那么远了!”他打着比方说。山上的道路条件不好,出去一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辛苦,也是一言难尽。

    历史车轮向前,带来发展变化。汽运渐渐发展起来后,火车的任务便主要是小运转,以茂岚林场为中心,按照班组统一调车,倒楞场,向其他林场倒运。那时的术语叫“排空取重”,意思是装车后的重车先取走,再排空车,集体编组,有条不紊地进行运输。孟凡军总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林区的发展默默做着贡献。

    人事更迭,兴衰交替。随着林业陷入“两危”困境,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森铁处,这个曾经为林区木材生产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2012年8月30日,森铁管理处解体,人员分流。

    “就像没有家的感觉……心情低落,很难受,48岁了,不知道还可以干啥。”孟凡军现在说起来还是很沉重。森铁处,是他们一步一步挑着土篮修建的,路基、火车道,都是他们用一篮一篮的土填起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这里,此时此刻,心情,可想而知。随后,他被分到了贮木场,挂过索带,装过火车,后又调到了第二工程处。2015年8月,退休后的他跟着儿子去了烟台。

    现在,孟凡军就像“候鸟”一样,每年夏天都回来避暑。“我在这儿呆了50年,刚来沾河时这里像一片草原,整个局址只有几栋砖房,人们大都住在帐篷里。”孟凡军动情地说。“现在,一年一年变化真大啊!楼多了,路宽了,广场和公园也越来越漂亮了。”变化,是沾河人共同的感受,但对于每年都会离开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感受更深吧。

    “还是家里好!”孟凡军由衷地说。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

 

记 者:崔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