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沾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官方网站!

黑龙江林业报--大山深处的“鹤爸爸”们

大山深处的“鹤爸爸”们

——记沾河林业局乌斯孟野生动物监测站白头鹤科研保护群体

 

  “光荣属于你,光荣属于你”,激昂的歌声萦绕耳畔,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2015“感动森工”颁奖晚会上的一幕幕,让沾河林业局乌斯孟野生动物监测站十位从事白头鹤科研保护工作的“鹤爸爸”们难以忘怀。这荣誉,是对他们真情付出的回报;这荣誉,是对他们执着守护的赞美;这荣誉,更是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艰苦,难品的滋味

  艰苦,是科研人员们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

  在沾河局21.6万公顷的森林湿地内,生存着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乌斯孟林场大山深处的湿地旁,有一栋不起眼的平房,就是乌斯孟野生动物监测站。为了保护这片“地球之肺”,还有湿地里的旗舰物种——白头鹤,科研人员们在这条件异常艰苦的深山沼泽内,凭着十多年的坚守,让白头鹤种群数量也由原来的十几只繁殖到现在的130余只,湿地的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们初春踏着积雪,深秋饮着寒霜,夏天忍受酷暑和蚊虫的叮咬,在广袤的湿地里巡回监测。走在塔头甸里,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他们常常穿着湿透的鞋一走就是一天。

  野生鸟类的警惕性极高,白头鹤更是如此。筑巢地一旦受到惊扰,它们就会弃巢迁居,永远不会再回来。既不能干扰白头鹤的生活,又要拿到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们只好在离白头鹤很近的密林里,支起单人的行军帐篷,带上足够一周用的干粮和水,架起摄像机和照相机,密切观察监测白头鹤的一举一动。有时为了拍摄白头鹤的精彩一瞬,科研人员就拿着简陋的科研设备,匍匐着在泥泞中拍摄。在监测过程中,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就连大小便都要在行军帐篷内解决。监测站每隔3-4天给监测人员送一次给养,吃到最后一天时馒头已经发霉,他们就掰掉外面的绿毛,就着咸菜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科研人员坚持每天监测,按时上报,掌握了白头鹤生活习性的重要资料。

  虽然条件艰苦,但赵程鹏却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工作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危险,难处的环境

  危险,在森林湿地中随处存在。

  谷彦昌是科研科科长兼救助站站长,亲自参与了白头鹤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工作。工作中,他经历过与几百斤重的黑熊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内对峙。

  不单单是猛兽的威胁,沼泽也足以致命。有一年夏天,在穿越沼泽时,走在前面的董国全突然陷了进去。沼泽地铁锈色的水,迅速漫过了他的身体,身高一米八多的他,只有头露在外面。董国全急忙用双手抱住因地面下陷移至身前的塔头,同事赶紧将随身携带的绳子的一头抛给他,将另一头系在自己身上,像黄牛耕地一样,硬是把他拖了出来。

  寇相斌说:“对于队员们来说,这样的事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这个团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团结协作把工作做好。”

救助,难掩的真情

  救助,科研人员们在摸索中总结着成功的经验。

  2007年10月,一只受伤的白头鹤被送到了监测站。当时鹤左翅膀从根部折断,右脚中趾也受伤发炎。他们立即采取救助,用小孩学步车的材料做了个背心把受伤的翅膀固定,进行喂食和治疗,并给鹤取名“天翼”。如今,这只再也无法飞翔的白头鹤,已经成为监测站的一员。

  他们不仅对伤鹤进行救助,还尝试进行了人工孵化。2013年5月19日,他们发现了两枚弃卵。由于人工孵化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将卵带回后,他们利用电褥子高低温档调节孵化温度,并用饮料瓶装温水达到孵化需要的湿度,每隔一小时就查看一次。经过一周多的孵化,两只小鹤出壳了,经过野外训练后,两只鹤已经成功放飞。

  近年来,他们共找到白头鹤繁殖巢31个、白枕鹤繁殖巢12个;救助白头鹤16只、白枕鹤12只;环志放飞救助鹤5只,并为其中一只白头鹤佩戴了无线电跟踪器;环志野生鹤5只,其中有5只在日本越冬地被发现,取得了白头鹤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繁殖、救助、饲养等方面的翔实资料,完善了科研内容,填补了鹤类研究的空白。

  湿地管理局局长告诉我们,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标志就是生物多样性保存得好,还有旗舰物种的发展、壮大、回归,白头鹤的繁衍栖息就是湿地环境的标志性指标。这支科研小组在野外艰苦的条件中坚守了十余年,能够不被利益所动,值得人们学习,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能够成为集宣传、教育、保护、救助为一体的小组,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2年,为了表彰沾河林业局在保护白头鹤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沾河林业局“中国白头鹤之乡”的美誉。监测站的科研人员王伟鹏、谷彦昌、张彬、林春山、李景学、秦玉海、董国全、赵程鹏、寇相斌、杨洪纯也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鹤爸爸”。

  在获得2015年度“感动森工”群体后,乌斯孟野生动物监测站白头鹤科研保护群体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对于他们的工作、他们救助保护的白头鹤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谷彦昌说:“希望通过我们做的事,能够带动身边的人,带动全社会都来保护环境,关爱鸟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还人们一个山青、水绿、天蓝的世界,留给子孙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坚守在大山深处的护鹤人,用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维护着湿地物种的多样性,为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默默奉献着。

2016.1.19 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