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沾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官方网站!

离你最近的地方

    最早读泰戈尔的诗,是在外求学的时候。从一些青春读物中攫取来只言片语,摘到日记本中收藏,初时只是觉得优美,然而它却在心底日益芬芳。那些简短的诗行,随着年轮的增长,变得愈发深邃幽长。

    拉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宗教领袖。在泰戈尔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他来说,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是神的求婚者。1913年,凭借宗教献诗《吉檀迦利》,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第一次读完《吉檀迦利》,我曾陷入了一种茫然的境地。诗人思想的光芒灼伤了我,独到的笔触震撼了我,恍惚间,似乎触摸到了他的心动,但一转念,又仿佛咫尺天涯。当时,曾以下面的语句聊以抒怀:

或许,我们离得很近

只隔了一堵薄墙的距离

只是墙上没有窗

我看不到你

只是墙上没有门

我无法亲近你

 

或许,我们离得很近

只隔了一段红尘的距离

只是我呼唤着你

你默然不语

只是我热爱着你

你却拂袖而去

    有人说,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在对话。我也尝试与这位伟大的诗人交谈,但只怕自己的浅薄会惹他微笑。每一遍翻阅《吉檀迦利》,都会有新的领悟。感受诗人的热情,接受诗人的馈赠,那种虚无缥缈的神圣气息,充满了整个心房。

    诗人开篇时写道:“这脆簿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种轮回,或许不只意味着一个生命终结与另一个生命初始的交替,也可以理解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断蜕变。每一个夜晚睡去,自身便会有一些事物死亡;每一个清晨醒来,也会有一些事物新生。晨昏之间,就是一种仪式,与过去割裂,与未来建交。

    生活中,常常会有觉得不顺时,而看待事物的眼光与心态,决定了人是否会永远陷于低谷。就像同样的半杯水,悲观之人看到的是空着的一半,乐观之人看到的是满着的一半。诗人打开了充满希望的窗,告诉人们:“旧的言语刚在舌尖上死去,新的音乐又从心上迸来;旧辙方迷,新的田野又在面前奇妙地展开。”人生,总会有惊喜在某个路口守候,看似前途无路时,只要不放弃,继续走,就会柳暗花明。

    忙碌,是上班族的生活特征。紧随忙碌而来的是压力,常常让人透不过气来。每天的奔波辛劳,人已无暇理会身边的风景,若再不如所愿,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就更觉愁云惨淡。“在我们匆忙赶路无心理睬的时候,云隙中散射出灿烂的金光。”当我们看到漫天乌云时,诗人看到的是云层后面的阳光。光明,其实一直都在。或许,真正让人不堪重负的,是那颗追逐名利的心。所谓名利,便是诗人所说的“华美的约束”吧。生命本该是自由的,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若能放下执着,停止追逐,自我随之解放,就可尽享生之乐趣。

    有生,就会有死。“当死神来叩你门的时候,你将以什么贡献他呢?”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是可怕的,死神也是不受欢迎的,而诗人又是如何面对死神呢?“我要在我客人面前,摆上我的满斟的生命之杯-- 我决不让它空手回去。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的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 死神来叩我的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这是怎样的淡然与洒脱!如果死亡是注定的归宿,谁都逃避不了,就好好珍惜匆促人生的每一刻,尽心耕耘,用心播种,精心浇灌,安心收获。看破生死,看淡得失,坦然面对一切,坦然接受一切,坦然迎接一切,把生的一切收获,都献给死神。

    身为人,自然免不了七情六欲。诗人也有愁苦,但他却可以让因雨而生的“萧萧的树籁变成抒情的诗歌。”就在浅吟低唱中,完成了心灵的洗礼。他不苛求,忧愁能如云散去,而是将烦恼变成音符,悬于高天,经风一吹,清脆悦耳。

    在中国,受泰戈尔熏陶的诗人和作家不计其数。郭沫若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在连续出版了《繁星》和《春水》两部“小诗”集后,说:“我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我从与诗人的对话中受到了些许启发,于是,开始了幼稚的模仿,写下了几首小诗。《桥上风景》就是其中之一:

立于桥头,桥下有水,桥上有风。

抱着花束等情人的女子,立于水中央,知趣的河,迈开了两条腿,笑着跑开。

对面的山,山上的亭,站成了一道风景。

一截峭壁,露出嶙峋的骨。崖壁上的光阴,倒映在水中,假装一条可以行走的路。

时光依然雕刻着,打磨着,戏法一样,让石成沙,让沙成土,让微小的种子,长成了花草树木。

桥尾处,两山欲相拥,将路挤得透不过气来,挣扎着,拉长了目光。

    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但真正的成功,就要不断创新,让自己变得独特。

    伟大的诗人博采众长,在诗歌创作中创新地开了先河,他思想的精芒如繁星般闪耀于夜空,为后来者指引前进的方向。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诗人的崇敬之语,正可表达我此刻对他的心情。追随诗人的脚步,虽然艰辛,但只要心中有花香,就会一路欢歌。

    向着那神圣的地方,顶礼膜拜,奔向那路途最远,却离你最近的地方。

崔铁女

此文荣获松花江林业管理局工会举办的2014年“难忘影响我一生的那本书”征文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