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沾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官方网站!

灵芝仙草落沾河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宝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而沾河林业局的王友东,却让这仙草落入了偏僻的林区凡间,并且成为了一个致富项目。

       

        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灵芝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但由于灵芝对自然环境要求比较高,生长又非常缓慢,加之人类几千年来的采摘,野生灵芝早已几近灭绝。2012年,时任沾河局乌斯孟林场副场长的王友东,在与朋友的闲聊中觅得了商机。

        这位朋友家在吉林,在当地发展灵芝种植项目,效益非常好。王友东听后,不禁心动起来,决定亲自到吉林走一趟,考察一下这个项目。在吉林,他看到种植的灵芝照片,感觉与家乡山上野生的灵芝很像,猜想药用价值应该也差不多。通过对当前医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他更加坚定了发展这一项目的信心。

        把考察变成了学习,王友东从吉林学回了种植技术。去年,他退居二线后,便开始寻找适宜种植灵芝的场地。种植灵芝,要求土壤必须松软。经过多方寻找,他在沾河局吉岭库林场发现了一座暂时闲置的苗圃,便与林场沟通。林场方面非常认可这一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免费提供了种植场地,还将林场食用菌厂的设备免费提供给他使用。天时、地利、人也和,他踌躇满志地发展起灵芝种植事业。

        要想长期发展,就必须从源头做起。2013年春季,他再次去吉林,买回了二级菌种,尝试自己做菌。满怀信心的他用买回的二级菌,自行培养三级菌,一次就做了2万袋。

        可是,想事容易做事难。由于第一次做缺少经验,菌袋发生了大面积感染,2万袋灵芝,只剩下了8千,这一次就损失了近6万元。

        痛定思痛,王友东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步骤,认真查找原因。经过全方面地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是制菌时下菌量不足,再加之人工操作不规范,导致装菌不实造成的。

        找到失败的原因,就是为成功奠定基础。秋天时,他把仅剩的8千袋灵芝下到地里,让这些凝结着他心血的宝贝们去经历严寒的磨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转年来,春风暖,他便和爱人一起,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在地里。都说人勤地不懒,仙草更是有灵性。为了回报他们的辛勤努力,灵芝开始绽放。到了采摘季节,王友东收获了1000多斤的灵芝,晒干后足足有300余斤。按照市场最低价保守估算,收入也可达10万元。

       

        尝到了收获的幸福滋味,王友东的信心更足了。今年春天,他总结教训,认真操作,再次制菌2万袋。这次,他增大了下菌量,同时,采取机械操作,接菌时使用林场的接菌机。为了保证温度,他天天在养菌室看着烧炉子,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27度左右。在做菌、养菌的三个月间,他像照看孩子一样尽心,这些“灵芝娃娃”似乎也感应到了他的心意,都健康地生长起来。

        离开温室后,菌袋一垛一垛地摆放,暖日熏风中,灵芝一朵一朵地绽放,丰收,更加值得期待。

        有产有销,才有真的利润。如今,种植不愁,产量不愁,王友东开始着手解决销售问题。他说:“现在人们都知道灵芝孢子粉具有保健作用,但野生的灵芝孢子粉不容易收集,很轻易就会被风吹散了,而种植的灵芝就可以很好地收集到孢子粉。就这一点来说,种植的灵芝比野生的好。”可是,目前市场上对种植的灵芝还是有所怀疑,导致收购价格不稳定。怎样才能确保获取最大收益呢?王友东自有打算。他想先与药厂联系,鉴定一下他种植的灵芝的药用价值。有了鉴定书,他的灵芝就等于有了“名片”,方便人们清楚地了解其药用成份。如果能够与药厂签下订单,他就可以扩大规模了。

        想要扩大规模,就需要用人。在经营过程中,林场的职工家属都经常到他这里打工,人均日工资可达100余元。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在灵芝种植上,他已经不用再自谦是“新人”,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他说,林场很多职工百姓都在观望,如果他们有意发展这一项目,他非常乐意扶持,这样既可以惠及职工百姓,大家共同致富,又可以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提高效益。

        一项事业的发展规律,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缺这少那,到现在的良好发展,王友东的灵芝仙草在沾河安了家,这项事业也将成为引领林区百姓致富的一个首选项目。

摄影 孙占林 责任编辑 崔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