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沾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官方网站!

黑龙江林业报--“绿”字写活产业大文章

沾河局天龙山经营所

“绿”字写活产业大文章

 

    夏天的绿色油彩,把天龙山涂抹得愈发鲜活起来。这个距离沾河局址最近的经营所,也用一个“绿”字,写活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大文章。

    近年来,天龙山经营所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富民强所的关键来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了经营所转型发展的能力。在“三建四争”活动中,经营所党支部以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为侧重点,积极推进技术服务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以绿色特色农业为龙头,特色养殖和北药开发为两翼,着力发展营林产业,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林区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的产业项目。

    天龙山经营所地处浅山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现有可耕种土地2000多公顷,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几公顷的土地。为了让土地产生的效益最大化,今年,经营所改变以往的引导职工发展大农业的做法,加大技术服务的力度,聘请周边农场的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科技种田知识,提高了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一直以来,大豆、小麦是经营所的种植主体。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就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经营所按照“扩规模、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在保持原有优势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种植户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并积极申报“有机、绿色、无公害”作物的三品认证数量和认证面积。

    改革,必然会遇到新情况。调整种植结构后,经营所发现,玉米存在着含水量大,不易贮存的问题。见招拆招,遇题解题,经营所通过引资、融资等方式,在局址地区建了一处玉米烘干塔,不仅解决了经营所种植户的难题,还吸引了周边农场、农村的种植户,承揽了烘干加工业务,增加了经济收入。

    北药种植开发是林业局多年来倡导职工发展家庭经济的项目之一。在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经营所与吉林二参厂签订合作项目,把天龙山作为人参种植及初加工基地。目前,林参间作项目已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人参种植面积累计已达190公顷。经营所还与修正药业联合开发种植菊苣100公顷,返魂草50公顷,修正药业负责回收全部药材。经营所还支持和鼓励职工进行人工移栽和人工改培五味子40公顷,也收到了很好的效益。辖区内的野生五味子、刺五加、穿地龙相对集中的地块,经营所也都进行了划区管理,促进了野生北药栽培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现在,经营所种植的玉米、马铃薯、北药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汇小流以成江海”,集小成大,优势便可成倍地放大增强。2012年,经营所争取到政策资金600万元,动员小、散的土地种植户,以资金和土地形式入股500万元,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以合作股份制经营,种植户在得到股金的同时,还可以出劳务增加收入。现在,总投资100万元,占地8000平方米的农机停放区库房和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各种大中小型农机具都基本到位。合作社的成立为促进经营所土地合理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正是经营所努力建设的方向。经营所加大了对现有耕地的改造力度,要使耕地连成片、路成网、渠相连、用上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土壤营养水分涵养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还可以使经营所的环境更加美化、更加宜居。经营所还尝试了建设蔬菜大棚,建立农业采摘园等,既丰富了林区人的菜篮子,又满足了人们回归田园生活的心里需求,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如果说,森林是一座“绿色银行”,那么,苗木、花卉便是重要的“金融产品”。经营所以营林为基础产业,不断加大森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的工作力度,促进了民有林的发展,还将原有的荒废苗圃重新利用,现在每年出圃的造林、绿化苗木和花卉,都可为职工带来很好的收益。

    经营所拥有极其丰富的林下经济资源。职工通过竞价承包的蕨菜地、蘑菇榛果林,年经济收入非常可观。承包河流,还可发展林蛙等特色养殖。依托资源优势,经营所的黑木耳产业也发展平稳,每年都在30万袋以上。经营所职工发展家庭经济项目稳中有进,现有采、养、加、服、运经营项目28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境内有山有水的天龙山,又开始做起了山水的文章。经营所要对天龙山水库进行开发建设,在库区北岸完善水上廊桥、亭阁、钓鱼台等附属设施,在东岸建设美观实用、造型典雅、体现林区特色的商业居住场所,逐步把天龙山水库建成一处集夏季垂钓、冬季溜冰滑雪、餐饮、狩猎为一体的天龙湖旅游度假村,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创新思维,灵感迸发。“三建四争”活动开展以来,经营所创新谋划的新型产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噌噌”地蹿了出来。大豆精选厂项目,大豆压榨榨油厂项目,根雕工艺品厂项目,用废弃秸秆加工饲料项目等等,项目并不算稀奇,原料并不算特别,但就是通过挑一挑、拣一拣、收一收、变一变,就可以创造财富。

    用创新之笔,做绿色文章。杨花柳絮仍在漫天作雪飞,天龙山的产业项目,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一条龙的产业。这条“巨龙”,被一个“绿”字点了睛。

张永林 驻站记者 崔铁女

  2013年8月15日